高寒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青海省长江黄河源区为例

被引:16
作者
潘竟虎
王建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高寒生态脆弱区; 江河源区; 遥感; GIS;
D O I
10.16783/j.cnki.nwnuz.2004.04.024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长江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6年TM和200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的对比,运用GIS方法,分析了江河源区近15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演变格局.结果表明,源区林地、湿地、草地和冰川面积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显著增加,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下降.土地利用动态转化过程以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土地、湿地转化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逆转为草地为主要特征,全区土地利用的空间位置转换面积大于其数量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J].
张永民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29-435
[2]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现状及进展 [J].
王得祥 ;
李轶冰 ;
杨改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5-10
[3]   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范围的探讨 [J].
丁永建 ;
杨建平 ;
刘时银 ;
陈仁升 ;
王根绪 ;
沈永平 ;
王建 ;
谢昌卫 ;
张世强 .
地理学报, 2003, (04) :519-526
[4]   基于GIS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J].
曾永年 ;
冯兆东 ;
曹广超 .
山地学报, 2003, (02) :140-148
[5]   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 [J].
宋国光 .
国土经济, 2002, (05) :21-23
[6]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51-57
[7]   江河源区的草地资源特征与草地生态变化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中国沙漠, 2001, (02) :101-107
[8]   江河源区草地鼠害现状及其防治 [J].
王薇娟 .
青海科技, 2001, (01) :42-43
[9]   长江黄河源地气候变化诊断分析 [J].
汪青春 ;
周陆生 ;
张海玲 ;
邵玉红 .
青海环境, 1998, (02) :25-29
[10]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庄大方 ;
刘纪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