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导向的泰州市建设用地优化配置

被引:21
作者
段学军 [1 ]
秦贤宏 [1 ,2 ]
陈江龙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生态-经济导向; 优化配置; 泰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管制不能仅着眼于总量规模控制,同时也要关注空间优化配置。但在该问题研究中,对具有市场价格的经济要素可以精确度量,而对土地利用中具有外部性的自然属性却无法准确把握;或者单纯从自然生态属性评价土地利用适宜性,对土地利用的经济属性未引起足够重视。论文把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要素纳入一个统筹分析框架,建立建设用地配置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构建优化模型,并对2030年泰州市建设用地分布进行优化模拟。结果显示,泰州市的建设用地应向城区、县城和南部沿江乡镇集中,优化配置规模为9.36×104hm2,占市域建设用地总量的61.1%。该配置方案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适宜地区的经济潜力,并缓解建设用地扩展对生态敏感空间与优质农业空间的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81 / 11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江西萍乡市为例 [J].
梁涛 ;
蔡春霞 ;
刘民 ;
彭小雷 .
地理研究, 2007, (04) :782-788+859
[2]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江苏省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J].
陈雯 ;
孙伟 ;
段学军 ;
陈江龙 .
地理科学, 2007, (03) :312-317
[3]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J].
邱炳文 ;
池天河 ;
王钦敏 ;
吴靖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05) :20-23+44
[4]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以江苏无锡市为例 [J].
刘彦随 ;
胡业翠 ;
郑宇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5) :25-32
[5]   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 [J].
张红旗 ;
李家永 ;
牛栋 .
地理学报, 2003, (05) :668-676
[6]   广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徐俏 ;
何孟常 ;
杨志峰 ;
鱼京善 ;
毛显强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68-272
[7]   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可持续利用 [J].
倪绍祥 ;
刘彦随 .
农村生态环境, 1999, (02) :9-13+22
[8]   城市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及其与土地优化配置的关系 [J].
吴次芳 ;
王建弟 ;
许红卫 ;
唐根年 ;
张蔚文 .
自然资源学报, 1995, (02) :158-164
[9]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傅伯杰著, 1991
[10]  
Land Evaluation: Finan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Approaches. Turner, K. R. Soil Survey and Land Evaluation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