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编纂中的宪法三题

被引:17
作者
苗连营
郑磊
机构
[1] 郑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编纂; 宪法自觉; 法律渊源; 功能划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编纂民法典应当具有自觉的宪法意识,主动将合宪性考量纳入立法程序、价值选择和制度设计之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宣告,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和制度性保障,有利于在宪法价值体系内实现民法诸制度的有机整合。而将宪法确立为民法的法律渊源之一,则为民法的合宪性解释方法和宪法的间接实施找到了依存。民法典对宪法的具体化不是形式上的规则移植,而是要实质性地推进宪法和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内的功能划界。财产征收制度的去留正是观察这一划界行动的绝佳样本。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宪法成为沟通自治和开放两种立法模式的桥梁。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4]   基本权利的“制度性保障”及其问题——以公民劳动权为例的论证 [J].
谭倩 ;
袁立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4) :47-56
[5]   论宪法之下国家立法具体化功能的实现 [J].
李样举 ;
韩大元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3) :95-103
[6]   法律渊源词义考 [J].
彭中礼 .
法学研究, 2012, 34 (06) :49-67
[9]   也论民法的地位与功能——以民法与宪法的关系为视角 [J].
张善斌 ;
赵光 .
法学评论, 2009, 27 (03) :36-43
[10]  
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 申惠文.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