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92
作者
李廉水 [1 ,2 ]
鲍怡发 [1 ]
刘军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管理工程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智能化;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20.04.006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并实证检验了智能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Malmquist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期内年均增长8.2%,且技术进步贡献了主要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其次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化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智能化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增长的方式实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智能化对制造业技术效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智能化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对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更大,但对东部地区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8+722 +7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M].李廉水.科学出版社.2019,
[12]  
Illuminating the “black box”: a randomization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variable contributions i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Julian D Olden;Donald A Jackson.Ecological Modelling.2002, 1
[13]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
FARE, R ;
GROSSKOPF, S ;
NORRIS, M ;
ZHANG, Z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 (01) :66-83
[14]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田磊.河北工业大学.2015, 04
[15]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规模经济效应角度 [J].
邱爱莲 ;
崔日明 ;
徐晓龙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6) :71-80
[16]   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J].
程惠芳 ;
陆嘉俊 .
经济研究, 2014, 49 (05) :174-187
[17]   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基于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石腾超 ;
邹一南 .
区域经济评论, 2014, (01) :130-137
[18]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
[19]   对计算机化的反思 [J].
常立农 .
软科学, 1995, (01) :18-20+33
[20]   技术变革的影响 [J].
理查德·里奇 ;
储玉坤 .
国际经济评论, 1983, (07)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