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高产出、低效益”的症结与对策研究——基于技术创新效率角度的探索

被引:70
作者
陈凯华 [1 ]
官建成 [2 ,3 ]
寇明婷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4]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生产效率; 强化的Russell测度模型; 单因素效率测度模型;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2.04.012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应用强化的Russell效率测度模型与单因素效率测度模型,对依赖密集技术创新投资为发展基础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绩效进行了测度,从技术创新效率角度探究其"高产出、低效益"不良发展态势的症结及对策。测度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相对效率水平不佳,且逐年降低;整体规模收益不理想,处于相对最优生产规模状态的产业不到1/3;多数生产状态相对无效的高技术产业在技术引进经费上投入冗余相对严重,而在新产品销售和专利产出上又存在较大的相对潜在产出不足。针对此症结,完善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力度、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以提高或保持增加值率,是中国高技术产业从本质上摆脱"高产出、低效益"不良态势值得选择的发展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创新活动的动态绩效测度指数研究——基于高校科学创新活动的建模与应用 [J].
陈凯华 ;
官建成 .
科研管理, 2012, 33 (01) :103-111
[2]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 [J].
官建成 ;
陈凯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0) :19-33
[3]   高技术产业技术投入和生产率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 [J].
王玲 ;
Adam Szirmai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13-932
[4]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
[5]   北京和上海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差异研究 [J].
高建 ;
石书德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06) :85-91+107
[6]   三种R&D溢出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 [J].
张倩肖 ;
冯根福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1) :64-72
[7]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07, (07) :4-14+22
[8]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 [J].
朱有为 ;
徐康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1) :38-45
[9]   阀值效应:技术创新的低产业化分析——以中国医药技术产业化为例 [J].
张世贤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45-52
[10]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 [J].
史丹 ;
李晓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2)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