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中农民争当贫困户的行为及其阐释——基于武汉近郊Q村的实地调查

被引:41
作者
冯华超 [1 ]
钟涨宝 [2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
[3] 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户; 生计脆弱性; 平均主义心态;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70315.010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精准扶贫的"资源输入"却遭遇农户"争当贫困户"的意外性后果,这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首先,在国家层面,精准扶贫的新政策改变了农户的心态;其次,从农户自身来看,既有生计脆弱缺乏保障的客观原因,也有平均主义心态的主观原因;最后,从制度本身来讲,设计理念与实际偏离,评选机制又不够科学和公正,是引发农户行为的主要原因。面对精准扶贫实践出现的"非均衡性",今后要真正实现政策的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和确定贫困人口规模,完善现有的入户调查机制,切实发挥群众、党员、村民代表在精准识别中的作用,并加强督导和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息访之道.[D].田先红.华中科技大学.2010, 11
[2]   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 [J].
王宇 ;
李博 ;
左停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5) :156-161
[5]   精准扶贫政策初探 [J].
郑瑞强 ;
王英 .
财政研究, 2016, (02) :17-24
[6]   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 [J].
虞崇胜 ;
余扬 .
行政论坛, 2016, 23 (01) :22-25
[7]   精准扶贫:中国扶贫脱贫的新模式、新战略与新举措 [J].
王瑞芳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6, 23 (01) :82-85
[9]   谁在享有公共救助资源?——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瞄准效果研究 [J].
刘凤芹 ;
徐月宾 .
公共管理学报, 2016, 13 (01) :141-150+160
[10]   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 [J].
赵武 ;
王姣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2) (S2) :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