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私人治理的制度逻辑

被引:1
作者
邵传林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信任半径; 自我履约; 社会资本; 关联博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揭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高治理效率之谜,还有助于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转型与发展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民间私人借贷契约有效执行的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组合;扎根于乡土社会里的村庄信任机制、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灵活多样的担保手段、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无限期重复博弈机制、嵌入式的社会交往过程等因素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私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转的核心制度构件。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人民出版社.2008,
[2]  
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M].胡必亮; 刘强; 李晖; 著.商务印书馆.2006,
[3]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M].张杰;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比较制度分析.[M].(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5]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非线性研究——基于PSTR模型的分析 [J].
苏静 ;
胡宗义 ;
唐李伟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1) :81-90
[6]   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胡宗义 ;
李鹏 .
当代经济科学, 2013, 35 (02) :71-78+126
[8]   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 [J].
张爽 ;
陆铭 ;
章元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539-560
[9]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绩效、缺陷与治理 [J].
柳松 ;
程昆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8) :35-38+79
[10]   Credit layering in informal financial markets [J].
Mansuri, Ghazala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7, 84 (02) :71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