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保护之辩

被引:31
作者
马特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资料; 财产权; 人格权; 隐私权;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12.06.013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个人资料保护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课题。个人信息的准确表述应为个人资料。个人资料的权利基础是制度构建的核心问题,在学说上有两大进路:财产权说和人格权说。财产权进路又分成个人资料财产保护说和个人信息双重保护说,前者忽视了物权法定的体系障碍和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趋势,后者混淆了资料与信息、客体与利益的区别,导致了民法体系的混乱。人格权进路可分为一般人格权说、隐私权说、独立人格权说。一般人格权说是德国法的特殊现象;独立人格权说的立论基础存在瑕疵;隐私权说,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控制权说,为个人资料保护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怎样理解和保护新形态的人格权.[N].王利明;.北京日报.2012,
[2]   患者隐私权:自己决定权与个人信息控制权 [J].
刘士国 .
社会科学, 2011, (06) :96-100
[3]   论利益平衡视野下的个人信息权制度——在人格利益与信息自由之间 [J].
齐爱民 ;
李仪 .
法学评论, 2011, 29 (03) :37-44
[4]   英美法中的个人隐私保护 [J].
马特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 24 (10) :92-97
[5]   政府巨型数据库与隐私权保护——日本“住基网络诉讼”的启示 [J].
葛虹 .
法学, 2010, (10) :89-97
[6]   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 [J].
齐爱民 .
河北法学, 2008, (04) :15-33
[7]   隐私权的法经济学解读——以“艳照门”事件为对象 [J].
马特 .
政治与法律, 2008, (04) :23-26
[8]   无隐私即无自由——现代情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 [J].
马特 .
法学杂志, 2007, (05) :21-24
[9]   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 [J].
刘德良 .
法学研究, 2007, (03) :80-91
[10]   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及启示 [J].
谢青 .
政治与法律, 2006, (06) :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