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违规后的声誉恢复——基于年度盈余报告及时性的经验证据

被引:2
作者
崔军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声誉; 年度盈余报告; 未预期报告时滞;
D O I
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12.05.026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公司违规后是否有动机恢复声誉以及市场对公司改善声誉的行为有怎样的反应?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以2002~2004年被监管部门正式处罚的违规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其违规前后盈余报告及时性的变化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相对于配对样本公司,违规公司在被查处之前,其年度报告及时性明显较差;而在被查处之后的三个年度里,违规公司年度报告的及时性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盈余报告及时性提高的公司,其平均累计超额收益与未预期报告时滞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公司在违规以后,通过盈余报告及时性的提高向市场传递改善公司声誉的信号,而这一信号对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是有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法律环境、政府管制与隐性契约 [J].
陈冬华 ;
章铁生 ;
李翔 .
经济研究, 2008, (03) :60-72
[2]   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信息含量分析——基于2002—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朱晓婷 ;
杨世忠 .
会计研究, 2006, (11) :16-23+96
[3]   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监管效果研究——来自财务舞弊的证据 [J].
杨忠莲 ;
殷姿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1) :93-97
[4]   上市公司审计与年报披露预约日变更 [J].
伍利娜 ;
黄慧馨 ;
吴学孔 .
审计研究, 2004, (05) :48-52+88
[5]   年度盈余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应——来自沪市的证据 [J].
程小可 ;
王化成 ;
刘雪辉 .
审计研究, 2004, (02) :48-53
[6]   盈余报告及时性: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J].
陈汉文 ;
邓顺永 .
当代财经, 2004, (04) :103-108
[7]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预约披露制度的实证研究 [J].
邓顺永 .
证券市场导报, 2004, (02) :4-11+79
[8]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刘立国 ;
杜莹 .
会计研究, 2003, (02) :28-36+65
[9]   专业服务消费者信任感的实证研究 [J].
唐庄菊 ;
汪纯孝 ;
岑成德 .
商业研究, 1999, (10) :49-51
[10]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实证研究[D]. 曹利.复旦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