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促进劳动生产率作用的实证检验

被引:17
作者
李锋亮
丁小浩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北京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理; 劳动力市场;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03.05.008
中图分类号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在中国特定的文化以及制度环境中,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所反映的教育与收入的关系究竟来自社会对教育的信号作用的认同,还是代表了教育确实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的贡献?教育的生产性功能和筛选功能究竟是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教育的生产性功能与信息性功能是否会有变化?变化的趋势又如何?本文通过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教育收益率进行对比,评估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教育的生产促进和筛选作用。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点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验证教育的信息性功能与生产性功能变化的趋势,并从侧面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 [J].
陈晓宇 ;
陈良焜 ;
夏晨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02) :65-72
[2]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us: a test of the strong screening hypothesis in Italy[J] . Sarah Brown,John G Sessions.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 19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