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城镇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杨宇 [1 ,2 ]
张小雷 [1 ]
雷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城镇经济社会发展; 资源环境系统; 协调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将塔里木河流域分为5个二级流域,对各二级流域城镇经济社会系统和流域资源环境系统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城镇发展差异较大,其中,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城镇总体发展水平最高,阿克苏-渭干河流域次之,和田河流域城镇总体发展水平最低;东昆仑-阿尔金山北麓流域资源环境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弱,叶尔羌-喀什噶尔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较为稳定,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资源环境系统脆弱,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社会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关系,其中叶尔羌-喀什噶尔河流域协调性最高,东昆仑-阿尔金山北麓流域次之,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协调性最低.将塔里木河流域42个城镇归为城市化超前型、同步协调型、逐步磨合型、城市化滞后型、低级磨合型等5种类型,其中大多数城镇仍处于城市化滞后型和低级磨合型.因此,需要认清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关系,采取适当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71 / 7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塔里木河河道整治与生态建设科学考察及再思考 [J].
夏军 ;
陈曦 ;
左其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745-753
[2]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 [J].
乔标 ;
方创琳 ;
黄金川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83-2190
[3]   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来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郝兴明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地理学报, 2006, (03) :262-272
[4]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分析 [J].
赵振勇 ;
王让会 ;
张慧芝 ;
孙洪波 .
中国沙漠, 2006, (02) :220-225
[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6]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7]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黄金川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03, (02) :211-220
[8]   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J].
陈亚宁 ;
崔旺诚 ;
李卫红 ;
张元明 .
地理学报, 2003, (02) :215-222
[9]   塔里木盆地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海米提·依米提 ;
潘晓玲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Ernst.Giese ;
张峰 .
资源科学, 2002, (06) :48-54
[10]   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活动干扰下地下水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马金珠 ;
李吉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