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武汉市产业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14
作者
刁培莲 [1 ]
邓智团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
[2]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结构; 产业演进; 静态偏离-份额分析; 动态偏;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3.08.01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文章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2000~2009年武汉市以湖北省为背景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采集数据后,整理数据得到了静态和动态武汉市各产业和整体的分享份额、结构份额和竞争份额。分析后得到了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并具体分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形势与优势,为客观分析武汉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优势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模型及应用——基于福建省的视角 [J].
薛国勇 ;
李晓 ;
游建胜 ;
朱昱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 6 (01) :8-14
[2]   武汉与我国三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分析附视频 [J].
何雄 ;
陈攀 .
开发研究, 2008, (06) :24-29
[3]   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 [J].
史春云 ;
张捷 ;
高薇 ;
杨旸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3) :133-136
[4]   湖北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分析 [J].
赵继华 ;
邓有成 ;
付春晖 .
统计与决策, 2000, (01) :31-34
[5]   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J].
梁小民 .
经济科学, 1982, (02) :63-67
[6]  
发展经济学.[M].车维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  
产业经济学.[M].苏东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吴殿廷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后起国工业化引论.[M].史东辉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0]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吴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