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模型及应用——基于福建省的视角

被引:9
作者
薛国勇 [1 ]
李晓 [1 ]
游建胜 [2 ]
朱昱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省科技厅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模型; 福建省;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11.01.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优化、高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本研究基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从福建省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份额和产业竞争份额大部分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沿海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产业结构的优势;2)福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全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不是靠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优势;3)相对于其他沿海地区,福建省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4)福建省应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J].
朱锡斌 ;
魏庆伟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5, (03) :14-18
[2]   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J].
杨新军 ;
马晓龙 ;
霍云霈 .
人文地理, 2005, (01) :49-52
[3]   基于SS分析法的江苏产业结构分析 [J].
段进东 ;
陈海明 .
现代经济探讨, 2003, (06) :42-45
[4]  
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分离经济增长因素中的应用[J]. 郭文理.预测. 2001(02)
[5]   淮南市煤炭工业经济结构评价与调整研究 [J].
章锦河 .
中国煤炭, 2001, (02) :37-40
[6]  
国家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M]. 中国市场出版社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 2006
[7]  
区域分析与规划[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崔功豪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