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区际贸易成本的测算与分解

被引:15
作者
袁凯华 [1 ]
彭水军 [2 ]
余远 [1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关键词
区际贸易成本; 增加值贸易; 低端化整合; 双边分解;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9.02.006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在Novy(2013)的基础之上,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首次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进行了我国区际贸易成本变动的测算与分解。结果显示:首先,不同于传统贸易流量的测度,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的测度表明,1997-2007年的区际贸易成本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大幅下降。其次,尽管当前的区际贸易成本有所下降,但是这种下降主要体现为以内陆地区和初级产品带动的低端化整合。最后,进一步利用双边分解,本文发现低端化整合的迹象可能在于邻区偏少、产业同构度过高与政策缺失下,东部沿海地区更多利用国外需求进行替代所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依赖程度提升,区际分工整合将会面临"初级产品分工整合加快→服务行业过度出口→遭受出口俘获→初级产品分工整合进一步加快"的恶性循环。因此,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扭转市场分割激励、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区际整合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与分解 [J].
潘文卿 ;
李跟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2) :55-71
[2]   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 [J].
王直 ;
魏尚进 ;
祝坤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9) :108-127+205
[3]   全球价值链研究及国际贸易格局分析 [J].
鞠建东 ;
余心玎 .
经济学报, 2014, 1 (02) :126-149
[4]   中国省际贸易的演变趋势、特征与展望:1987-2007 [J].
张少军 ;
李善同 .
财贸经济, 2013, (10) :100-107
[5]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省际贸易成本测度、效应及决定因素 [J].
许统生 ;
洪勇 ;
涂远芬 ;
黄先明 .
经济评论, 2013, (03) :126-135
[6]   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 [J].
盛斌 ;
毛其淋 .
世界经济, 2011, (11) :44-66
[7]   总部经济、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 [J].
刘志彪 ;
张少军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6 (06) :54-62+140
[8]   测度中国与G-7的双边贸易成本——一个改进引力模型方法的应用 [J].
钱学锋 ;
梁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2) :53-62
[9]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J].
刘遵义 ;
陈锡康 ;
杨翠红 ;
Leonard KCheng ;
KCFung ;
YunWing Sung ;
祝坤福 ;
裴建锁 ;
唐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91-103+206
[10]  
GRAVITY REDUX: MEASU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STS WITH PANEL DATA[J] . DENNIS NOVY. Economic Inquiry . 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