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中国的法源与适用论纲 以比(附)为中心的展开

被引:9
作者
陈新宇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比(附); 法源; 法适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中国法律史上的重要概念"比"可作名词用法与动词用法,其既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之名或者法的代称,又是一种独特的法律方法。在唐代法典中已可看到"比"与"附"结合成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在五代和宋朝的敕中,已可看到"比附"与"无正条"出现在同一条款中,成为法无正条时的处理方式,明、清法典采纳了这一做法。通过对以比附为中心的帝制中国法适用模式之研究,基于中国法主体性立场,从法文化整体性的视角和政治哲学的维度,可以将其总结为"情理之法"与"权力分配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8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1]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朱红林著, 2005
[12]  
四库全书总目[M]. 中华书局 , (清) 永瑢等, 2003
[13]  
九朝律考[M]. 中华书局 , 程树德著, 2003
[14]  
大明律附例注解 .2 姚思仁注,宋祥瑞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3
[15]  
刑案汇览 .2 .
[16]  
法律多元视角下的清代国家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志强著, 2003
[1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3
[18]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录、索引[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 2003
[19]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真情披露[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王策来编著, 2002
[2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 三联书店 , 钱穆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