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Z算法的NDVI变化复杂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以北京周边为例

被引:7
作者
李双成
刘逢媛
高江波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L—Z算法; NDVI; 复杂度; 空间格局; 北京及周边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研究NDVI系列变化复杂度及其空间格局对于预测区域生态系统变化趋势具有重要价值.利用Lempel—Ziv复杂性算法计算1982─2000年NDVI系列的复杂度,在GIS支撑下度量了ND-VI变化复杂度的空间格局,并应用双变量分析中的同步性指数和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NDVI变化复杂性及其空间格局的成因.结果表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NDVI系列变化L—Z复杂度数值在0.11─0.78之间,且地域分异显著,南部的洪积冲积平原复杂度最高,坝上高原次之,燕山山地最低.通过同步性指数计算发现,在18a时间尺度上,气候因子对于NDVI系列复杂度空间格局的形成影响较小,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作用显著,特别是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是造成平原区NDVI系列变化复杂度高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NOAA NDVI和MSAVI研究中国北方植被生长季变化 [J].
王宏 ;
李晓兵 ;
李霞 ;
莺歌 ;
符娜 .
生态学报, 2007, (02) :504-515
[2]   1982~1999年我国东部暖温带植被生长季节的时空变化 [J].
陈效逑 ;
喻蓉 .
地理学报, 2007, (01) :41-51
[3]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徐兴奎 ;
陈红 ;
张凤 .
环境科学, 2007, (01) :41-47
[4]   NDVI时间序列谐波分析与地表物候信息获取 [J].
林忠辉 ;
莫兴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2) :138-144
[5]   Lempel-Ziv复杂度在非线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J].
解幸幸 ;
李舒 ;
张春利 ;
李建康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5, (03) :61-66
[6]   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中国西部荒漠化监测 [J].
刘爱霞 ;
王长耀 ;
刘正军 ;
牛铮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4, (10) :924-927
[7]   NDVI起伏型时间序列模型初探 [J].
毕晓丽 ;
覃德华 ;
葛剑平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4) :399-401
[8]   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的区域分异规律 [J].
李晓兵 ;
陈云浩 ;
王宏 ;
史培军 .
地理科学, 2004, (03) :270-274
[9]   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 [J].
方精云 ;
朴世龙 ;
贺金生 ;
马文红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 (06) :554-565+578
[10]   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37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