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11
作者
史志乐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6.13.030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问题。中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已转向中高速增长,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确具有拉动作用,但是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通过各省市和地区的分析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地域特征充分利用资本、劳动两大要素,并积极配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2]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陈昌兵 ;
陆明涛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4-17+75
[3]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
[4]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 [J].
钞小静 ;
任保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4) :26-40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年) [J].
史修松 ;
赵曙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1) :51-62
[6]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 . Alwyn You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