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选址适宜性的空间分析研究——以株洲市云田镇为例

被引:3
作者
朱政 [1 ]
贺清云 [2 ]
朱翔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社区; 选址适宜性; 六边形格网系统; 云田镇;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6.03.011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农村社区的科学选址建设,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建设与环境成本、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内外理论动态及我国农村实际情况,以株洲市云田镇为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涵盖图面矢量化、六边形格网系统、空间标准化、因子分析、综合加权、两步聚类等要素。利用该方法体系,以及国标所规定的地形、水体、绿地、农田、道路、建成区、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8项指标,对云田镇农村社区的选址适宜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出8项指标权重,并通过综合加权运算,得到最适宜、适宜、较适宜、不适宜、禁止选址区的分布等结果,以三维柱状图形式进行直观表达。本文的方法将为我国乡镇农村社区选址提供方法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研究——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 [J].
刘玉 ;
任艳敏 ;
潘瑜春 ;
唐秀美 ;
吴丹 .
人文地理, 2015, 30 (01) :112-116+128
[2]   基于乡村转型的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J].
刘春芳 ;
石培基 ;
焦贝贝 ;
吴娜 ;
李骞国 .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128-133
[3]   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J].
吴江国 ;
张小林 ;
冀亚哲 .
人文地理, 2014, (01) :99-107
[4]   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J].
刘永强 ;
苏昌贵 ;
龙花楼 ;
侯学钢 .
经济地理, 2013, 33 (10) :138-144
[5]   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近今趋势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人文地理, 2012, (04) :103-108
[6]   基于GIS的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J].
郭晓东 ;
马利邦 ;
张启媛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56-62
[7]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及其政策启示 [J].
刘玉 ;
刘彦随 ;
郭丽英 .
人文地理, 2011, 26 (06) :103-106+132
[8]   城乡空间互动—整合演进中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系设计 [J].
王立 ;
刘明华 ;
王义民 .
人文地理, 2011, 26 (04) :73-78
[9]   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 [J].
朱彬 ;
马晓冬 .
人文地理, 2011, 26 (04) :66-72
[10]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J].
刘彦随 ;
吴传钧 ;
鲁奇 .
地理科学, 2002, (04) :38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