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115
作者
刘玉 [1 ,2 ]
刘彦随 [1 ]
郭丽英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乡村地域多功能; 主导功能; 动力机制; 演进趋势; 功能整合;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1.06.029
中图分类号
K928.5 [城市、村落];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乡村地域多功能分异及其价值提升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乡村地域多功能具有空间异质、时间变异等属性,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区域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乡村地域功能的演进。在承载力范围内,乡村地域多功能间沿着"兼容性—拮抗作用—兼容性—协同作用"的路径演进。乡村地域多功能处于动态演化中,功能位"态"与"势"的差异将其演进过程划分为成长、兴盛、稳定和衰退四个阶段。乡村组成要素的分化整合是转型期乡村社会发展与功能演进的根本动力,导致了地域主导功能的变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以期为指导乡村"特质化"发展实践、有效提升乡村地域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132 +1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J].
刘彦随 ;
刘玉 ;
陈玉福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379-1389
[2]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空间分异研究 [J].
刘玉 ;
刘彦随 ;
郭丽英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992-997
[3]   现代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 [J].
张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4) :696-704
[4]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5]   发展问题驱动下的中国功能区划视角演化与展望 [J].
曹淑艳 ;
谢高地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539-543
[6]   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 [J].
甄霖 ;
曹淑艳 ;
魏云洁 ;
谢高地 ;
李芬 ;
杨莉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544-551
[7]   乡村空间地域系统的功能多元化与新农村发展模式 [J].
刘自强 ;
李静 ;
鲁奇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5) :532-536
[8]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9]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J].
刘彦随 ;
吴传钧 ;
鲁奇 .
地理科学, 2002, (04) :385-389
[10]   黄淮海地区乡村功能类型及其地域模式 [J].
姚建衢 ;
郭焕成 .
地理研究, 1992, (04)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