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逻辑的制度化: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被引:25
作者
姚荣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国家工业化;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学科逻辑; 应用逻辑; 制度逻辑; 网络治理;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15.05.004706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先后经历了1952年院系调整、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21世纪现代大学体系建设三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模式与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国家工业化驱动下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表现出强劲的"政经关联逻辑"。"国家的视角"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往往在短期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意外后果",甚至滋生了高等教育的系统性风险。亟待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公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举措,重构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建构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相对平衡与包容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促进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的松散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82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分权模式的问题与治理 [J].
贾永堂 ;
杨红旻 .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03) :32-40
[5]   大学治理的“项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 [J].
姚荣 .
江苏高教, 2014, (03) :12-16
[6]   高职教育对现代大学功能变革的影响——基于国际视角的新制度学解读 [J].
秦惠民 ;
解水青 .
中国高教研究, 2014, (02) :17-21
[7]   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背景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 [J].
陈敏 ;
李瑾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6) :59-67
[9]   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J].
龚放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 (02) :118-127+191
[10]   毛泽东与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J].
徐东 .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 (04)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