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国家级农用地分等汇总前后等别分布规律

被引:25
作者
张青璞 [1 ]
孔祥斌 [1 ]
郧文聚 [2 ]
苏强 [2 ]
黄家林 [3 ]
张孝成 [3 ]
李涛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3] 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农业; 汇总; 等别; 农用地; 转换; 对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了验证全国农用地分等汇总成果与原省级成果分布规律的一致性与继承性,以及汇总成果与区域本底资源匹配程度的差异程度,该文以重庆市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重庆市农用地等别转换前后的成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其国家级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的分布规律与标准耕作制度、土壤和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以省级成果的标准粮产量作为等别的转化纽带,成功实现了省级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向国家级相应等别的成果转化;转化后结果显示,国家相应等别的面积比例分布规律与重庆市等别面积比例一致;转化后的国家农用地等别与区域的标准耕作制度、土壤和海拔的分析表明,在重庆市2个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内,水田类的自然等别要高于旱地类的自然等别,2个标准耕作制度间相比,渝西方山丘陵区和渝东南方低、中山区的自然等别要高于渝中平行岭谷低山区和渝东北中山区的自然等别;国家农用地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分布与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正相关,而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继承了原市级成果的等别序列,并且实现了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全国统一可比,国家农用地分等汇总技术方法为实现全国统一可比的农用地分等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农用地分等规程》的几个理论问题及应用方向 [J].
张凤荣 ;
郧文聚 ;
胡存志 .
资源科学, 2005, (02) :33-38
[1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理论·方法·实践.[M].[朱道林等主编];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等编;.地质出版社.2004,
[13]   中国农用土地等级评价研究进展 [J].
高向军 ;
马仁会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1) :165-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