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模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55
作者
赵素霞
牛海鹏
张捍卫
张合兵
张小虎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模型;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高标准基本农田; 适宜性评价; 障碍因子; 新郑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该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以河南省新郑市为研究区域,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在基本农田现实生态位空间与最适宜生态位空间匹配度评判的基础上,将新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分为4个建设适宜性等级,明确了不同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度。同时以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位最适值作为评判标准,构建了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各障碍因子的限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新郑市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的面积为14 017.72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5.88%。需稍加整治即可达到基本农田建设条件的区域面积为21 121.15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8.99%;需全面整治才可达到基本农田建设条件的区域面积为4 559.37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42%;暂不适宜建设的区域面积为14 469.70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6.71%。2)新郑市耕地整体自然禀赋较好,制约新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灌溉保障率和土壤污染指数。3)利用生态位模型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丰富了生态位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及规划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J].
牛海鹏 ;
张安录 .
资源科学, 2008, (10) :1533-1540
[22]   基于SPOT多光谱影像的耕地质量评价——以山东省即墨市为例 [J].
方琳娜 ;
宋金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71-78
[23]   基于GIS的农用地连片性分析及其在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J].
周尚意 ;
朱阿兴 ;
邱维理 ;
刘峰 ;
戴俊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7) :72-77+313
[24]   基于生态位与约束CA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 [J].
王汉花 ;
刘艳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2) :97-102
[25]   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 [J].
俞艳 ;
何建华 ;
袁艳斌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03) :273-276
[26]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J].
俞艳 ;
何建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24-128
[27]   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在基于GIS的耕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于婧 ;
聂艳 ;
周勇 ;
何佑勇 .
土壤学报, 2006, (02) :190-196
[28]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决策模型研究 [J].
程锋 ;
石英 ;
朱德举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3) :50-53
[29]   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和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J].
张侠 ;
葛向东 ;
濮励杰 ;
黄贤金 ;
彭补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77-683
[30]   Ecological niche suitability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in Taojiang land use planning [J].
Ouyang Zhiyun ;
Weisman Jason ;
Wang Rusong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Fu Guinan Taojiang County Land Bureau Hunan Province Chin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4, (04) :44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