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环境下县域基本农田建设空间布局方法研究

被引:20
作者
张超
张海锋
杨建宇
姚晓闯
赵龙
朱德海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基本农田建设; 空间布局; 局部空间自相关; 网格; 吉安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江西省吉安县为研究区,以新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为数据基础,在网格环境下,选取耕地面积比、破碎度系数、分维数和集中连片系数对耕地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以耕地利用等指数为空间变量,分析了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最后采用空间叠加组合方法,规划了基本农田建设空间布局。研究中,吉安县被划分为2 062个1 km×1 km的网格评价单元;从高到低,耕地空间布局划分为1级、2级和3级;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划分为HH、LL、HL和LH等4种类型。研究结果显示,吉安县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划分为优先划入型、集中整治型和后备开发型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36.26%、22.70%和41.04%,在空间分布上,优先划入型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的浬田、梅塘、登龙和官田等乡镇,以及研究区东部的部分区域;集中整治型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的万福镇、桐坪镇以及南部的部分区域;后备开发型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和北部。通过耦合耕地空间布局和耕地利用质量空间聚集,满足了基本农田建设"集中连片、质量好"的要求,为基本农田建设合理空间布局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空间聚类的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模型 [J].
杨永侠 ;
施彦如 ;
孙婷 ;
孟丹 ;
卜春燕 ;
王旭 .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 (04) :239-247
[2]   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 [J].
熊昌盛 ;
谭荣 ;
岳文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22) :276-284
[3]   基于Moran′s I分析方法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研究——以广东省广宁县为例 [J].
熊昌盛 ;
韦仕川 ;
栾乔林 ;
胡月明 .
资源科学, 2014, 36 (10) :2066-2074
[4]   基于耕地质量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保护分区 [J].
韦仕川 ;
熊昌盛 ;
栾乔林 ;
胡月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8) :249-256
[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 [J].
薛剑 ;
韩娟 ;
张凤荣 ;
郧文聚 ;
刘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5) :193-203
[6]   中国西部区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 [J].
孔祥斌 ;
张青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2) :1-7
[7]   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异——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例 [J].
宋戈 ;
李丹 ;
梁海鸥 ;
包喜利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129-134
[8]   基于农用地分等和LESA方法的基本农田划定 [J].
钱凤魁 ;
王秋兵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2) :251-255
[9]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基本农田配置研究 [J].
金志丰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5) :134-137+164
[10]   省域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J].
张红富 ;
周生路 ;
吴绍华 ;
李志 ;
花盛 ;
李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30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