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研究

被引:21
作者
史云扬 [1 ,2 ]
张益宾 [3 ]
郝晋珉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测重点实验室
[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性; 乡村发展类型; 空间格局分异;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随着"三农"问题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的有针对的战略考量,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内部社会经济体系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科学客观地评价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综合特征及其差异性,并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对于新时代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选取河北省为典型实证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性指数进行测度,运用ESDA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空间分异格局,并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河北省县域乡村性指数差异明显,并呈现出"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的分布态势;河北省乡村性指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在总体趋势和局部相关性分析中呈现"U"型曲线和"两核一带"的空间格局,邻域单元相互作用显著;根据乡村性指标体系的评价层特征,可以将河北省乡村发展划分为产业主导型、生态友好型、内化提升型、资本推动型和均衡发展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乡村的发展策略和发展道路存在着差异。[结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目标发生改变,通过对乡村性这一综合指标测算可以揭示区域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类型差异,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福建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时空演化研究 [J].
蔡雪雄 ;
张龙光 .
东南学术, 2019, (06) :118-126
[2]   新中国70年乡村发展与城镇化的政策演变及其态势 [J].
叶超 ;
高洋 .
经济地理, 2019, 39 (10) :139-145
[3]   县域田园综合体选址评价与建设路径分析——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 [J].
向梦杰 ;
方斌 ;
胡晓亮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12) :161-170
[4]   从乡村建设运动到乡村振兴战略——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逻辑、经验教训及启示 [J].
郭占锋 ;
焦明娟 .
长白学刊, 2019, (04) :109-116
[5]   苏南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乡村性评价及特征研究——基于苏州12个传统村落的调查 [J].
王勇 ;
周雪 ;
李广斌 .
地理研究, 2019, 38 (06) :1311-1321
[6]   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及发展重点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J].
张可心 ;
刘科伟 ;
程永辉 ;
赵丹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03) :205-210
[7]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及线性回归的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研究——以宿迁市为例 [J].
胡梦婷 ;
梅艳 .
国土资源导刊, 2018, 15 (03) :40-44
[8]   基于空间界面视角的新时期乡村性空间分异机理——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J].
韩冬 ;
乔家君 ;
马玉玲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5) :655-666
[9]   基于GIS的河北省乡村类型及乡村性地域格局演化 [J].
陈红娟 ;
冯文钊 .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 (04) :323-326
[10]   重庆市县域乡村类型划分及格局特征——基于乡村发展水平和转型评价 [J].
郑祖艺 ;
廖和平 ;
杨伟 ;
赵振洋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 (02) :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