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潘丹 [1 ]
罗璐薏 [1 ]
余异 [1 ]
孔凡斌 [2 ,3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
[3]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森林资源培育; 共同富裕; 城乡收入差距; 革命老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目的】在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背景下,探究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实施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革命老区及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支持参考。【方法】基于2008—2019年中国28省650个革命老区的县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革命老区县森林资源培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从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两个角度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1)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本地区、相邻地区及整体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均为扩大作用。具体而言,表征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造林面积每上升1%,会导致革命老区本地区、相邻地区及整体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分别扩大0.035、0.200和0.236。2)森林资源培育工程主要是通过降低革命老区农村居民收入和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从而扩大了整体城乡收入差距。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人力资本、地理区位等方面的限制,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释放不明显,使革命老区陷入“森林资源丰富而经济增长缓慢”的“森林资源诅咒”困境,从而增大其城乡收入差距。具体而言,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旅游收入没有影响,收入效应不显著;同时,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实施只能带动革命老区农民就业于劳动边际报酬较低的第一产业,而未能提高边际报酬较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甚至挤出了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效应不明显。【结论】应从森林保护和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地区间联合进行森林资源培育、加强林业和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发力,将革命老区森林资源的“绿水青山”优势有效地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降低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D].李成茂.北京林业大学.2010, 07
[2]   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综述 [J].
彭红军 ;
徐笑 ;
俞小平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 (06) :177-186
[3]   “双碳”目标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森林碳汇的潜力和政策需求 [J].
徐晋涛 ;
易媛媛 .
农业经济问题, 2022, (09) :11-23
[4]   省界毗邻地区绿色发展路径探索:来自革命老区振兴的启示 [J].
杨冕 ;
谢泽宇 ;
杨福霞 .
世界经济, 2022, 45 (08) :157-179
[5]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创新与效果评估 [J].
龚斌磊 ;
张启正 ;
袁菱苒 ;
刘晓光 .
管理世界, 2022, 38 (08) :26-43
[6]   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J].
张启正 ;
袁菱苒 ;
胡沛楠 ;
龚斌磊 .
中国农村经济, 2022, (07) :38-58
[7]   退耕程度高低和时间早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多项内生转换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潘丹 ;
陆雨 ;
孔凡斌 .
农业技术经济, 2022, (06) :19-32
[8]   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J].
江艇 .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05) :100-120
[9]   新中国植树造林的艰难探索和精神动力 [J].
陈永森 ;
林雪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03) :66-79+170
[10]   随机价格下杉木人工林的碳汇收益及最优轮伐期确定 [J].
余智涵 ;
宁卓 ;
杨红强 .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 (03) :75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