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植树造林的艰难探索和精神动力

被引:10
作者
陈永森
林雪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植树造林; 森林; 绿化; 生态文明; 植树造林精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S732 [中国绿化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0902 ; 090706 ;
摘要
中国森林恢复举世瞩目,人工林规模世界居首。中国的植树造林经历了从重木材生产兼顾环境保护到重生态功能兼顾木材生产、从运动式造林到常态化和法制化造林、从公有经济主体造林到公有经济主体造林与非公有经济主体造林并举、从传统和粗放式造林逐步转向工业化和科学化造林的过程。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精神、“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久久为功的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为我国创造植树造林世界奇迹提供了精神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9+170 +17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创造森林绿色奇迹(1949-2060年) [J].
刘珉 ;
胡鞍钢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3 (03) :69-80+2
[3]   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策略 [J].
李世东 .
林草政策研究, 2021, 1 (01) :8-19
[4]   中国森林让世界变得更绿 [J].
杨婷婷 .
生态经济, 2020, 36 (02) :9-12
[5]   改革开放40年林业和草原建设回顾与展望——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谱写新篇 [J].
张建龙 .
人民论坛, 2018, (33) :6-9
[6]   广西桉树种植的历史、现状、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 [J].
黄国勤 ;
赵其国 .
生态学报, 2014, 34 (18) :5142-5152
[7]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中国森林建设之路(1949—2013) [J].
胡鞍钢 ;
沈若萌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4) :63-72+171
[8]   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 切实发挥国际科技合作的先导作用 [J].
赵爱云 ;
黄鹤羽 ;
王美艳 .
林业科技管理, 2001, (04)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