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消解自治——基于技术下乡背景下村级治理困境的考察

被引:63
作者
杜姣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级治理; 行政化; 技术治理;
D O I
10.19714/j.cnki.1671-7465.2020.003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638 [群众自治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以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技术治理方式向农村基层社会的引入推动了村庄治理体制改革,重塑了村级治理。作为一种技术治理体制,网格化管理和政府服务热线促使村委会组织深度嵌套在政府官僚科层体系,村级治理逻辑发生从自治向行政转变,村民自治被消解。虽然技术治理体制有利于强化国家对基层权力的监控能力,促使村干部的治理行为沿着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为基础的规范化方向发展,防止基层权力损害村民利益事件的发生,起到了规范村级治理的效果,但其同时也带来了政府责任无限化以及基层治理能力弱化的治理困境。在农村社会仍需要依靠村民自治方式进行治理的情况下,须对现代技术治理体制向农村的推广和运用有所警惕,防止出现村民自治体系的瓦解。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村干部公职化建设的困境及其超越 [J].
张雪霖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2 (02) :44-50+189
[3]   城市网格化管理:运行架构、功能限度与优化路径——以上海为例 [J].
陶振 .
青海社会科学, 2015, (02) :78-85
[4]  
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阐释性研究[J]. 赵晓峰.中国研究. 2013(02)
[5]   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的目标导向与路径分析 [J].
陆志孟 ;
于立平 .
领导科学, 2014, (13) :14-17
[7]   村级组织的官僚化及其逻辑 [J].
欧阳静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4) :15-20
[8]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10]   “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乡村政治变迁 [J].
纪程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