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动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

被引:6
作者
徐永
机构
[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关键词
国家行动; 教育发展; 动力机制;
D O I
10.16697/j.cnki.xdjygl.2018.10.007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之初,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建设,"国家行动"形塑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机制的全面介入,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教育改革的弊端也凸现出来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行动"机制的局限性。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优化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优化教育治理结构,改善办学体制;优化教育分权机制,注重统筹和协调;优化教育变革路径,构建合理的发展张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集体性知识[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马维娜, 2011
[2]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鲍威尔 (Powell, 2008
[3]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4]   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 [J].
范如国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4) :98-120+206
[6]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7]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分析 [J].
徐永 .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31 (12) :10-15
[8]   教育分权内涵再探 [J].
刘淑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1) :14-18
[9]   教育政策研究:议论批判的视域 [J].
曾荣光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04) :2-3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