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变迁历史与理论建构——基于城市基层治理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16
作者
杨君 [1 ,2 ]
纪晓岚 [3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2] 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
[3]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政府吸纳社会; 基层治理; 政社互动; 社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城市治理的表现形式。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课题。在当代中国基层治理中,政府吸纳社会是对当代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连续性的治理路径,在不同历史时期,基层治理中的社会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应在社会关系中理解基层。政府吸纳社会的基本内涵是基层(社区)回归社会,实现手段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作用机制是三社联动,价值目标是在权力秩序与制度安排中实现社会有序发展。现今,基层治理改革不是简单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问题,而是如何厘清基层治理中各主体的关系以及联结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108 +1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变迁、现状与反思 [J].
侯利文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1 (04) :9-16+24
[2]   “三社联动”的历史实践与概念辨析 [J].
徐永祥 ;
曹国慧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8 (02) :54-62
[4]   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及其学理反思——基于政治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J].
刘安 .
社会学评论, 2015, 3 (05) :24-37
[5]   新户籍制度改革与我国户籍制度的功能转型 [J].
熊万胜 .
社会科学, 2015, (02) :78-88
[6]   迈向服务型社区治理:整体性治理与社会再组织化 [J].
杨君 ;
徐选国 ;
徐永祥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3) :95-105
[7]   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考察 [J].
刘敏 ;
王芳 .
开放导报, 2014, (05) :34-37
[8]   国家治理在中国的登场及其方法论价值 [J].
唐亚林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6 (02) :128-137
[9]   城市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杭州为例 [J].
郎晓波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6) :27-35+120
[10]   社会学的“品格”和“国家与社会”关系之框架 [J].
刘安 .
学术交流, 2010, (11)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