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科学旅游利用之“九大观”

被引:15
作者
杨国胜 [1 ,2 ]
龙彬 [2 ]
覃继牧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旅学院
[2]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3]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保护; 科学旅游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从历史街区旅游利用的初始态度、观念、原则等入手,对旅游利用中的效益取向、利益平衡、政府与市场角色、保护更新模式、旅游利用规模及类型、利用隔离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揭示了历史街区旅游利用中应遵循的基本观念、态度和原则,并提出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利用的理念框架模型,为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利用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社区参与的古村落型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 [J].
蒋海萍 ;
王燕华 ;
李经龙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8) :24-28
[2]   丽江古城旅游商业人口和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 [J].
黄珏 ;
张天新 ;
山村高淑 .
中国园林, 2009, 25 (05) :23-26
[3]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 [J].
单霁翔 .
中国名城, 2009, (05) :4-12
[4]   寻求历史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融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善的社区发展途径探讨 [J].
焦怡雪 ;
刘涌涛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8, (04) :33-37
[5]   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J].
韩晶 ;
张宇星 .
规划师 , 2008, (02) :23-26
[8]   古镇旅游——由浅入深看体验 [J].
蔡家成 .
小城镇建设, 2006, (07) :40+55-40
[10]   保护周庄古镇的艰辛历程 [J].
阮仪三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2)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