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奖赏还是结构负担?——我国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15
作者
顾乃华
机构
[1]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服务经济; 结构奖赏; 结构负担; 劳动生产率;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0.06.015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借助shift-share方法模型,分解了1992—2007年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构成因素,并检验了"结构奖赏"和"结构负担"假说的存在性。文章还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了制度变迁与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1992—2007年,整体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由各服务行业自身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引致,源自劳动力重新配置的"结构奖赏"和"结构负担"假说均成立,它们约构成整体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幅的10%;制度变迁是影响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陈凯 .
财贸经济, 2006, (10) :53-58
[2]   改革、政策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严冀 ;
陆铭 ;
陈钊 .
世界经济文汇, 2005, (01) :27-46
[3]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问题 [J].
岳希明 ;
张曙光 .
经济研究, 2002, (12) :51-59+91
[4]   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上) [J].
郭克莎 .
财贸经济, 2000, (10) :51-56
[5]   What follows tertiarisation? Structural change and the role of knowledge-based services [J].
Peneder, M ;
Kaniovski, S ;
Dachs, B .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3, 23 (02) :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