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一个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18
作者
杨发祥
杨发萍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 城乡社会学;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20.03.030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4 ;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以城乡社会学为分析视角,将城乡社会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深入探究新型城乡关系的理论基础、改革路线及其突破口,展现大城市群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和中西部地区城乡协同发展样态,探索构建一种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需要的城乡平等互惠、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各美其美、和谐共生的新型城乡关系,以期寻求中国特色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之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1]   新型城镇化引导下的西部地区县域城乡空间重构研究——以青海省都兰县为例 [J].
席广亮 ;
甄峰 ;
翟青 ;
王波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6) :12-17
[23]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 [J].
薛晴 ;
霍有光 .
经济地理, 2010, 30 (11) :1779-1784+1809
[24]   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J].
王发曾 .
经济地理, 2010, 30 (12) :1972-1977
[25]   从乡土中国到“两个”中国——读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J].
谢维 .
史学月刊, 2010, (07) :102-107
[26]   城镇化的“误区”与“出路”——试论东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态势与导向 [J].
赵佩佩 .
城市规划, 2009, 33 (11) :44-50
[27]   正确把握和处理新阶段的城乡关系 [J].
韩长赋 .
求是, 2009, (19) :57-59
[28]   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J].
文琦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1) :20-24
[29]   “后供给”管理——走出农村公共产品“公地悲剧”宿命的关键 [J].
岑乾明 ;
宋卫琴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0 (01) :124-128
[30]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 [J].
迟福林 .
农村工作通讯, 2008, (24)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