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和治本: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新动向的审思

被引:24
作者
姚海放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信息中介; 信用中介; 金融监管;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8.12.002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自2013年起,P2P网络借贷急遽扩张,历经多个P2P网络借贷平台"跑路"事件之后,迎来一轮以P2P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集中整治与规范过程。目前P2P网络借贷的整治规范工作重点是验收备案、信息披露和资金存款。从网贷平台的商业逻辑和过往运营情况以及投资者借款意愿等角度分析,上述整治规范措施并未对症下药。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P2P网络借贷的定位,即在信息中介的理想情景下进行的定性与实践操作存在不小的差距。欲健康发展P2P网络借贷、规范平台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还应当重返定性问题的思考,考虑信用中介的定位。辨明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不同原理,考虑P2P网络借贷从事次级债业务的实质,才能合乎逻辑地厘清出借人、借款人及平台的关系,制定符合商业逻辑和基本法理的管制规则,以促使其规范发展。考察中国P2P网贷发展及监管的历程,可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提供很好的实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对金融秩序八年整顿的回忆 [J].
戴相龙 .
中国金融, 2018, (14) :13-16
[2]   新规视角下P2P网贷监管研究 [J].
杨彦龙 .
武汉金融, 2018, (02) :27-32
[3]   金融抑制与企业融资渠道选择行为研究 [J].
王春超 ;
赖艳 .
经济评论, 2017, (05) :51-63
[4]   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与法律 [J].
黄韬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04) :84-91+147
[5]   基层执法中的专项行动:原因、实践及后果——以公安专项行动为例 [J].
于龙刚 .
湖北社会科学, 2016, (08) :38-45
[6]   借款人描述性信息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分析 [J].
李焰 ;
高弋君 ;
李珍妮 ;
才子豪 ;
王冰婷 ;
杨宇轩 .
经济研究, 2014, 49(S1) (S1) :143-155
[7]   理解“专项治理”:中国特色公共政策实践工具 [J].
臧雷振 ;
徐湘林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9 (06) :161-170+181
[8]   P2P网络借贷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J].
张雪楳 .
法律适用, 2014, (08) :52-58
[9]   金融抑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 [J].
王彦超 .
经济研究, 2014, 49 (06) :86-99
[10]   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研究 [J].
姚海放 ;
彭岳 ;
肖建国 ;
刘东 ;
左坚卫 .
法学家, 2013, (05) :94-11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