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乡村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归类与差异化表达——以广东南昆山核心景区为例

被引:23
作者
王翔宇 [1 ]
翁时秀 [1 ,2 ]
彭华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社区居民; 利益诉求; 旅游地; 南昆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关注旅游地居民这一利益主体的诉求,重视他们的利益,有利于消除他们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冲突,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昆山乡村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进行研究。因子分析表明,居民的利益诉求可归为4个因子,由强到弱依次是保障经济利益、优化民主管理机制、维护提升景区环境、塑造良好旅游文化氛围。基于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利益诉求的差异,并进一步发掘差异背后的深层问题。深度访谈反映居民对部分利益要求有更为具体而复杂的表达,居民要求程度低的利益,并非都得到了较好满足。研究还将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社区"应以心理增权优先"的理论推广到生态旅游地乡村社区。基于以上分析,最后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对高效和谐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居民利益问题,实现有序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遗产旅游地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研究——以世界遗产地九寨沟为例 [J].
胡北明 ;
雷蓉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9 (04) :32-42
[2]   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J].
王纯阳 ;
黄福才 .
人文地理, 2013, 28 (01) :141-149
[3]   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利益冲突及协调博弈研究 [J].
张海燕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3, 34 (01) :121-124
[4]   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社区增权研究——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 [J].
翁时秀 ;
彭华 .
旅游学刊, 2011, 26 (07) :53-59
[5]   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庐山和周庄为例 [J].
史春云 ;
韩宝平 ;
刘泽华 ;
张兴华 .
经济地理, 2010, 30 (08) :1400-1407
[6]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J].
李进兵 .
经济问题, 2010, (08) :123-126
[7]   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8, (04) :58-63
[8]   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价值取向研究 [J].
王德刚 ;
贾衍菊 .
旅游科学, 2008, (01) :9-14+21
[9]   旅游社区居民与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分析——以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例 [J].
韦复生 .
广西民族研究, 2007, (03) :197-205
[10]   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J].
周年兴 ;
俞孔坚 ;
李迪华 .
经济地理, 2005, (05) :716-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