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社区增权研究——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

被引:49
作者
翁时秀 [1 ,2 ]
彭华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社区增权; 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 去权根源; 增权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近年来,社区增权引起国内旅游研究者关注,从当前的理论和实践情况看,需要探寻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本土化增权理论和建议。文章以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古村落群为例,对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社区展开了研究。基于田野调查,文章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去权考察方法,指出了此类旅游地的去权根源及增权途径,其中,增权途径的探讨是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适度延伸,它为实践提供了可试错但试错成本又较小的方案。文章还澄清了心理权力激发型增权和制度供给型增权的前提,对于当前不讨论前提的心理增权优先与制度增权优先之争,这种澄清前提、划定界限的学术活动十分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权力关系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 [J].
翁时秀 ;
彭华 .
旅游学刊, 2010, 25 (09) :51-57
[2]   天龙屯堡与郎德苗寨乡村旅游社区经济增权比较研究附视频 [J].
盖媛瑾 ;
陈志永 ;
况志国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10) :212-217
[3]   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 [J].
左冰 .
旅游科学, 2009, 23 (02) :1-8
[4]   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 [J].
孙九霞 .
旅游学刊, 2008, (09) :22-27
[5]   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旅游论坛, 2008, (04) :58-65
[6]   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8, (04) :58-63
[8]   激发权能理论:一个文献的综述 [J].
周林刚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6) :45-50
[9]   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 [J].
郑广怀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99-118+243
[10]   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J].
陈树强 .
社会学研究, 2003, (05) :7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