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26
作者
贺宁馨
袁晓东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专利保护; 有效性;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2.04.017
中图分类号
D923.42 [专利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以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2家法院判决、调解的专利侵权案件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t检验法,对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是否有效地保护了专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请求赔偿额、专利类型、地区、年份变量对实际赔偿额的影响显著;《专利法》修改、国籍变量对实际赔偿额的影响不显著;法定赔偿额与调解赔偿额趋于一致。研究结果纠正了美国"332调查"中的不客观结论,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制度研究.[D].张智.西南政法大学.2010, 01
[2]   知识产权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是与非——从法经济学角度解读 [J].
胡海容 ;
雷云 .
知识产权, 2011, (02) :70-74
[3]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判定中专利贡献度问题探讨 [J].
管育鹰 .
人民司法, 2010, (23) :83-88
[4]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制度:变迁、比较与借鉴 [J].
和育东 .
知识产权, 2009, 19 (05) :7-18
[5]   中美专利制度比较 [J].
陈希 .
中国科技投资, 2008, (02) :77-79
[6]   关于专利侵权救济的国际比较分析 [J].
赵梅生 .
电子知识产权, 2004, (11)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