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56
作者
赵雪雁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农户; 生计方式; 生活用能; 生态足迹;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5.005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生计方式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人文因素。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从生活用能与生态足迹出发,研究了甘南高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结果发现:①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生活用能总量下降,其中生物质能比重降低,而商品性能源比重增加;②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的人均生态足迹下降,农户对草地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但对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的依赖程度增强;③提高非农化水平及农户受教育程度将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扩大家庭规模、提高富裕水平具有加剧环境影响的作用,但是现有样本数据支持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J].
王成超 ;
杨玉盛 .
地理科学, 2011, 31 (11) :1362-1367
[2]   生计资源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以贵州黎平黄岗侗族社区为例 [J].
罗康隆 ;
杨曾辉 .
民族研究, 2011, (05) :33-39+108
[3]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 [J].
阎建忠 ;
喻鸥 ;
吴莹莹 ;
张镱锂 .
地理科学, 2011, 31 (07) :858-867
[4]   基于农户生计演化的山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J].
王成超 ;
杨玉盛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344-352
[5]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三峡库区典型村的实证研究 [J].
阎建忠 ;
卓仁贵 ;
谢德体 ;
张镱锂 .
地理学报, 2010, 65 (11) :1401-1410
[6]   甘南牧区人文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J].
赵雪雁 .
地理学报, 2010, 65 (11) :1411-1420
[7]   农村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研究 [J].
师华定 ;
齐永青 ;
刘韵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8) :148-153
[8]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 [J].
黎洁 ;
李亚莉 ;
邰秀军 ;
李聪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5) :29-38+96
[9]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 [J].
阎建忠 ;
吴莹莹 ;
张镱锂 ;
周绍宾 ;
石玉林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221-233
[10]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邱国玉 .
地理学报, 2005, (02) :1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