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牧区人文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赵雪雁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文因素; 环境影响; 生态足迹; STIRPAT模型; 甘南牧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以生态足迹作为测度环境影响的指标,在计算1980-2007年甘南牧区生态足迹、识别关键人文因素、分析关键人文因素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TIRPAT模型分解了人口、富裕水平、草地资源利用强度、生计策略、社会发展状态对环境影响的作用。结果表明:①1980-2007年甘南牧区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足迹均呈上升趋势,其变化趋势与生物资源生态足迹一致,二者相关系数达0.996;②1980-2007年甘南牧区生态足迹强度呈下降趋势,其变化趋势与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基本一致,二者相关系数达0.978;③人口数量和草地资源利用强度是当前环境影响的主要驱动因子,由其引起的环境影响变化速度超过它们自身的变化速度,富裕水平的提高也将加剧对环境的影响,但其引起的环境影响变化速度低于其自身变化速度,而改善生计策略、提高城市化水平会减缓对环境的影响;④在观测数据范围内,分析结果支持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
引用
收藏
页码:1411 / 14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牧民对高寒牧区生态环境的感知——以甘南牧区为例 [J].
赵雪雁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427-2436
[2]   水—生态—经济系统中人文因素作用研究进展 [J].
徐中民 ;
钟方雷 ;
焦文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7) :723-731
[3]   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农牧区生计与耕地利用模式 [J].
张丽萍 ;
张镱锂 ;
阎建忠 ;
吴莹莹 .
地理学报, 2008, (04) :377-385
[4]   人地系统中人文因素作用的分析框架探讨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科技导报, 2008, (03) :86-92
[6]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甘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姚玉璧 ;
邓振镛 ;
尹东 ;
张秀云 ;
杨金虎 ;
陈昌平 ;
安华银 .
地理研究, 2007, (04) :844-852
[7]   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 [J].
龙爱华 ;
徐中民 ;
王新华 ;
尚海洋 .
生态学报, 2006, (10) :3358-3365
[8]   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居民对环境退化的响应 [J].
阎建忠 ;
张镱锂 ;
朱会义 ;
摆万奇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2) :146-156
[9]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沈振西 ;
阎建忠 ;
丁明军 ;
李双成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1) :3-14
[10]   过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 [J].
王静 ;
尉元明 ;
孙旭映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1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