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分析的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途径研究

被引:2
作者
邹洋 [1 ]
周江 [2 ]
郭丽娟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3]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区域差异; 提升途径;
D O I
10.13734/j.cnki.1000-5315.2015.06.006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能源利用效率包括能源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两个方面。从各省级区域的情况来看,技术进步和规模优化是推动能源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四大经济板块来看,东中部地区能源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能源产业规模可适当扩大,东北地区能源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因此,提升我国当前能源利用效率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要通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而非装备技术引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突破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差异化的能源利用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J].
师博 ;
沈坤荣 .
世界经济, 2008, (09) :49-59
[2]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预测与分析 [J].
孙涵 ;
成金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7) :7-12
[3]   产业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贡献的空间分析——以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为例 [J].
刘佳骏 ;
董锁成 ;
李宇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12) :1999-2011
[4]   基于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测度 [J].
汪克亮 ;
杨宝臣 ;
杨力 .
管理学报, 2011, 8 (03) :456-463
[5]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与开发前景 [J].
冯世良 .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07, (16) :26-31
[6]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 [J].
史丹 ;
吴利学 ;
傅晓霞 ;
吴滨 .
管理世界, 2008, (02)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