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贡献的空间分析——以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为例

被引:56
作者
刘佳骏 [1 ,2 ]
董锁成 [1 ]
李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能源;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能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增加能源要素投入,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与提高区域能源效率密切联系,产业结构状况与能源效率共同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论文从空间角度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利用三次产业结构GDP和相关能源利用统计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得出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提高贡献的空间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合理且经济基础较好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省(市、自治区)以及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初期的中国中西部欠发达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明显;而经济基础薄弱尚未形成主导产业的省(市、自治区)与形成较为合理低端产业结构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999 / 201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吴宗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35-42
[2]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 [J].
周勇 ;
李廉水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68-74
[3]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16
[4]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能源消费影响——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 [J].
曾波 ;
苏晓燕 .
资源与产业, 2006, (03) :109-112
[5]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财经研究, 2006, (06) :75-85
[6]   我国“十一五”期间能源强度下降趋势分析——如何实现能源强度下降20%的目标 [J].
何建坤 ;
张希良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33-38
[7]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徐博 ;
刘芳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499-501
[8]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范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1) :1-6+52
[9]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
[10]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 [J].
葛新元 ;
王大辉 ;
袁强 ;
方福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