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被引:59
作者
周绍森 [1 ]
胡德龙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回顾文献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进步主要由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单位能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程度等五个主要因素来反映。实证分析了我国1980年至2007年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预测至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到60%左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J].
赵志耘 ;
刘晓路 ;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6) :5-11
[2]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3]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263-296
[4]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颜鹏飞 ;
王兵 .
经济研究, 2004, (12) :55-65
[5]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6]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7]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8]   “十五”规划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目标选择分析 [J].
宋卫国 ;
李军 .
中国科技论坛, 2000, (06) :10-14
[9]   “科技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 [J].
周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 (01) :36-40
[10]   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J].
李京文 ;
龚飞鸿 ;
明安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6, (12) :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