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雾区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135
作者
王丽萍
陈少勇
董安祥
机构
[1]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北京,兰州,兰州
关键词
中国雾; 地理分布; 气候; 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中国范围604个台站1961年1月 ̄2000年12月的地面观测雾日资料,分析了雾的地理分布,讨论了不同区域雾的月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主要有6个雾区:长江中游区、海岸区、云贵高原区、陇东-陕西区、淮河流域、天山及其北疆区。大多数区域雾日年际变化有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下降趋势更明显,雾日显著趋势区呈西南-东北走向,上升和下降趋势区相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波列结构;中国大多数雾区秋冬季雾日最多,春夏季雾日较少。黄海岸区和北疆月际变化相似,都呈双峰型分布,其他区域为单峰型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689 / 6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海春季海雾形成的气候特征 [J].
周发琇 ;
王鑫 ;
鲍献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03) :28-37
[2]   关于雾灾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J].
王志强 ;
王静爱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2) :134-139
[3]   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 [J].
李子华 .
气象学报, 2001, (05) :616-624
[4]   西双版纳冬季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过程 [J].
黄玉生 ;
黄玉仁 ;
李子华 ;
陈宝君 ;
黄建平 ;
顾江新 .
气象学报, 2000, (06) :715-725
[5]   1996年南京连续5天浓雾的物理结构特征 [J].
李子华 ;
黄建平 ;
周毓荃 ;
朱诗武 .
气象学报, 1999, (05) :622-631
[6]   辐射雾发展的爆发性特征 [J].
李子华 ;
黄建平 ;
孙博阳 ;
彭虎 .
大气科学, 1999, (05) :623-631
[7]   西双版纳雾在减少 [J].
宫世贤 ;
凌升海 .
气象, 1996, (11) :11-15
[8]   重庆市区冬季雾的宏微观结构及其物理成因 [J].
李子华 ;
张利民 ;
楼小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3, (01) :48-54
[9]   西南地区和长江下游雾的时空分布和物理结构 [J].
李子华 ;
仲良喜 ;
俞香仁 .
地理学报, 1992, (03) :242-251
[10]   西双版纳地区冬季辐射雾的初步研究 [J].
黄玉生 ;
许文荣 ;
李子华 ;
樊玲 ;
黄文娟 .
气象学报, 1992, (01) :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