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技术溢出与动态竞合政策

被引:295
作者
许恒 [1 ]
张一林 [2 ,3 ]
曹雨佳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3]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反垄断; 数字化转型; 竞合政策;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0.0169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120401 ;
摘要
基于数字经济(企业)与传统经济(企业)非对称竞争的博弈模型,本文考察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技术溢出和技术冲击两种效应:一方面,在数字经济进入市场的初期,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后者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二者相互竞争,提升社会总福利;另一方面,在数字经济颠覆性创新的巨大冲击下,传统经济可能尚未完成转型就被挤出市场,此后数字经济获得市场支配甚至垄断地位,加之数字经济强大的网络效应和边际成本几近于零的特性使得潜在进入者难以进入,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将难以达到竞争格局下的最大化。当数字经济技术冲击的负面效应大幅超过技术溢出的正面效应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竞合型"政策建立一种短期性的竞争缓冲机制,适度强化数字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但这并非保护落后产业或阻碍竞争,而是为了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并与数字经济保持持续的竞争,以竞争为抓手维护消费者利益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政府实施"竞合型"政策时应当"因时制宜"和"因业制宜":一方面,随着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技术差距缩小进而从非对称竞争进入对称竞争,政府应当降低政策强度直到完全退出;另一方面,如果在竞争缓冲环境下传统经济仍然转型失败,政府也应当退出。这种以实现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竞合发展(通过技术融合来维持竞争格局)为目标且保持动态调整的政策,符合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特点,有利于兼顾创新、竞争与社会利益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84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R&D Cartels[J] . Morton I. Kamien,Eitan Muller,Israel Za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2 (5)
[22]   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结构、产业环境及竞争趋势分析 [J].
姒琪莹 .
东南传播, 2010, (09) :40-43
[23]   网络经济与市场结构变迁——新经济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关系的检验分析 [J].
张丽芳 ;
张清辨 .
财经研究, 2006, (05) :108-118
[24]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市场结构动态演化分析 [J].
孙武军 ;
陈宏民 ;
陈梅 .
管理科学 , 2006, (01) :66-71
[25]   网络经济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 [J].
巨荣良 .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68-72
[26]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an Oligopoly with Spillovers[J] . Kotaro Suzumura.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2 (5)
[27]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 & 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 . Claude D’Aspremont,Alexis Jacquemi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