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特征、利益机制及决策效果

被引:77
作者
温涛 [1 ,2 ]
王小华 [1 ,3 ]
杨丹 [1 ]
朱炯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南大学农业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3] 西南大学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行为特征; 利益实现; 农户收入;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5.07.009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新常态反映在"三农"领域,归根结底要求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以引导农户逐步走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业分工、专业化发展,进而提升农户效用水平的过程予以理论证明,揭示了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实现机制,并利用全国17省68个县(市)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加入组织的意愿和行为主要受到家庭劳动力分工、收入结构分布、土地经营情况、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合作经济组织、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金融负债均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户收入和不同来源收入以及不同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研究启示在于:体现互惠合作原则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一种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分工和农业专业化发展并进一步使农户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良性发展,但与此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土地流转的"非粮化"和内部成员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5-19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稻农增收效果分析——以江苏省海安县水稻合作社为例 [J].
苏群 ;
陈杰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8) :93-99
[3]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J].
刘伟 ;
苏剑 .
经济科学, 2014, (04) :5-13
[4]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4-17+28
[5]   社会资本是穷人的资本吗?——基于中国农户收入的经验证据 [J].
周晔馨 .
管理世界, 2012, (07) :83-95
[6]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孙亚范 ;
余海鹏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6) :48-58+71
[7]   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省24市(县)农户的调研数据 [J].
卢向虎 ;
吕新业 ;
秦富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1) :26-31
[8]   合作社功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J].
唐宗焜 .
经济研究, 2007, (12) :11-23
[9]   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 [J].
高梦滔 ;
姚洋 .
经济研究, 2006, (12) :71-80
[10]   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 [J].
高帆 .
经济研究, 2005, (09) :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