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被引:266
作者
刘伟
苏剑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常态; 宏观调控; 供给管理;
D O I
10.19523/j.jjkx.2014.04.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生产成本上升、技术进步方式变化、投资收益率下降、出口导向型增长不可持续,这几个因素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率下降、"滞胀"隐患出现、就业压力减小、消费占比提高、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换,以及对自主研发的需求增加。在"新常态"下,我国应该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目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实行供给和需求双扩张的政策组合,在需求管理方面,实行货币稳健或小量紧缩、财政扩张的政策组合。就目前而言,我们不建议采取大规模的扩张性政策,而是建议采取以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的定向"微刺激"政策体系,既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又尽可能促进结构调整。供给管理应以改革为主;需求管理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主要体现政府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目标等,货币政策以定向降准为主,在需求管理中起到辅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经济增长及失衡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J].
刘伟 .
经济学动态, 2014, (03) :4-10
[2]   基于省际数据的潜在增长率测算:前瞻至2020年 [J].
吴振宇 .
改革, 2013, (09) :20-25
[3]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J].
林毅夫 ;
苏剑 .
管理世界, 2007, (11) :5-13
[4]  
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N]. 钟经文.经济日报. 2014 (001)
[5]  
''新常态''能否带领中国经济走出怪圈? .2 石岩. 中国新闻网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