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

被引:82
作者
张洪
夏明
机构
[1] 安徽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旅游中心度; 旅游经济联系; 安徽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2.030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7个地市旅游中心度经济测定,并对其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黄山为安徽旅游核心城市,安徽旅游存在"双核"联动发展模式且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态势明显;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安徽存在四大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国际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
引用
收藏
页码:2116 / 21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J].
程进 ;
陆林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1) :81-85
[2]   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构建研究 [J].
赵亮 ;
宋香谒 .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2 (06) :635-639
[3]   环渤海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分析 [J].
张广海 ;
周菲菲 .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8 (08) :120-123
[4]   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 [J].
马中华 ;
刘继斌 .
经济地理, 2008, (01) :163-166
[5]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及旅游经济联系——以四川省为例 [J].
杨国良 ;
张捷 ;
艾南山 ;
刘波 ;
王瑞霞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24-30
[6]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唐顺英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02) :75-77
[7]   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 [J].
卞显红 .
经济地理, 2007, (01) :157-160
[8]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J].
吴泓 ;
顾朝林 .
经济地理, 2004, (01) :104-109
[9]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卞显红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1) :105-108
[10]  
安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安徽省统计局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