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88
作者
孙琳琳 [1 ]
郑海涛 [2 ]
任若恩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系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ICT; 资本深化; 全要素生产率改进; 行业面板数据;
D O I
10.19985/j.cnki.cassjwe.2012.02.002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行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ICT资本深化、ICT生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以及ICT使用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从研究结果看,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于ICT资本深化的贡献以及ICT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ICT使用还未带来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由于中国处于ICT扩散的初期,尽管ICT有着很高的扩散速度,但ICT资本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低,信息化将在未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我国行业层次的TFP估计:1981—2000 [J].
任若恩 ;
孙琳琳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925-950
[2]  
信息技术对中国TFP增长影响估算:1980~2003[J]. 施莉,胡培.预测. 2008(03)
[3]   我国行业层次资本服务量的测算(1981~2000年)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4) :96-101
[4]   测量中国经济的劳动投入:1982—2000年 [J].
岳希明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8, (03) :16-28
[5]   经济发展水平与ICT之间相关性的分析 [J].
李跃波 .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07, (01) :1-5
[6]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7]   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汪斌 ;
余冬筠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7) :21-28
[8]   关于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实证研究 [J].
袁正 .
南方经济, 2003, (10) :67-69
[9]   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初步测算 [J].
王益煊 ;
吴优 .
统计研究, 2003, (05) :40-45
[10]   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孙宝文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 (06)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