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经济可持续的视角

被引:17
作者
马强文
任保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 包容度;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系统广义矩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出发,测度出1998-2009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发现中国经济的包容度处于基本包容状态,具体而言,工业化中期形成的高投资、高消耗的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压力日益严重,这些都阻碍了可持续包容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投资拉动型特征更加明显,再次使得可持续包容度呈现下降趋势。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可持续包容度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可持续包容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的角度来看,更高的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低下则阻碍了包容性增长;市场化程度与FDI对包容度的影响不明确;经济发展水平则与包容度之间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由此,相应的政策建议是要提高可持续包容,可以加强研发投入力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市场化程度,并根据各地区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增长速度下台阶与发展方式转变 [J].
刘世锦 .
经济学动态, 2011, (05) :3-9
[2]   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21-34+58
[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马强文 ;
任保平 .
经济学家, 2010, (11) :58-65
[4]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5]   中国经济转型期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检验 [J].
林勇 ;
张宗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73-85
[6]   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 [J].
胡鞍钢 ;
刘生龙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5-14
[7]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8]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 [J].
项俊波 .
管理世界, 2008, (09) :1-11
[9]   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J].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经济研究, 2005, (10) :12-23
[10]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 [J].
蔡晳 ;
王德文 .
经济研究, 1999, (10)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