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安康一区三县为例

被引:50
作者
崔晓明 [1 ,2 ]
杨新军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安康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关键词
旅游地; 农户; 生计资本; 社区; 可持续生计;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2.019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构建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模型,测度其生计资本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变化趋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秦巴山区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得到整体提升,农户生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乡村旅游影响下的农户金融资本、物资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得到提升,社会资本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区居民的旅游获利程度、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程度、社区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等对农户资本趋向好转与优化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研究 [J].
卞显红 ;
沙润 ;
邹丽敏 ;
黄震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5) :71-76
[22]   农村社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 [J].
黄郁成 ;
顾晓和 ;
郭安禧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6)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