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安康一区三县为例

被引:50
作者
崔晓明 [1 ,2 ]
杨新军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安康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关键词
旅游地; 农户; 生计资本; 社区; 可持续生计;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2.019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构建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模型,测度其生计资本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变化趋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秦巴山区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得到整体提升,农户生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乡村旅游影响下的农户金融资本、物资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得到提升,社会资本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区居民的旅游获利程度、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程度、社区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等对农户资本趋向好转与优化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生计、制度与扶贫合作组织的嬗变.[D].岳要鹏.华中师范大学.2015, 01
[2]  
农户生计多样性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D].渠甲源.西南大学.2009, 10
[4]   社区参与旅游的权利去哪了?——基于我国旅游法律法规条文的内容分析 [J].
王华 ;
郑艳芬 .
旅游学刊, 2015, 30 (05) :74-84
[5]   乡村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影响机理——基于秦岭景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陈佳 ;
杨新军 ;
王子侨 ;
张立新 .
旅游学刊, 2015, 30 (03) :64-75
[6]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 [J].
贺爱琳 ;
杨新军 ;
陈佳 ;
王子侨 .
经济地理, 2014, 34 (12) :174-181
[7]   可持续生计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为例 [J].
王瑾 ;
张玉钧 ;
石玲 .
生态学报, 2014, 34 (09) :2388-2400
[8]   基于农村合作组织的农村生态治理与农户生计共赢模式探讨 [J].
邓俊淼 .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4, 25 (02) :15-19+76
[9]   山区聚落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水平及空间差异分析——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 [J].
何仁伟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4, 31 (02) :221-230
[10]   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 [J].
何仁伟 ;
刘邵权 ;
陈国阶 ;
谢芳婷 ;
杨晓佳 ;
梁岚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4) :657-670